版权所有©浙江乐太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ICP备000000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金华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有机硅涂料

基本信息
浏览量:
没有此类产品
0570-5168678
我要询价
样品申请
产品详情

  涂料组成成分资料

  一、 物品与厂商资料

 

  1.1 物品名称:有机硅涂料

 

  1.2 物品编号

 

  1.3 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浙江乐太新材料有限公司

 

  1.4 地址:浙江省衢州常山县辉埠新区 邮编324200

 

  1.5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0570-5168678/5168677

 

  二、成分辨识资料

 

  2.1 化学性质:有机硅涂料

 

  2.2 成分

 

ITEM

PERSENT(%)百分比

有机硅树脂

50-60

碳黑

5-10

二甲基硅油

5-10

丁酯

10-15

助剂

2-5

颜料

10-15

 

  三、物理及化学性质:

 

3.1物质状态,液体

3.3颜色:微黄色    

3.5ph值:/         

3.7分解温度:>200℃

3.9自然温度:>200℃  

3.11蒸气压:3.8mmHg(at20℃)

3.13比重(水=1):1.04  

3.2形状:——

3.4气味:酯类溶剂气味

3.6沸点/沸点范围:148-151℃

3.8闪火点:48℃(闭杯)

3.10爆炸界限:1.5℅-7.0℅

3.12蒸气密度(空气=1):4.6

3.14溶解度:不

 

 

 

 

 

LT

 

 


  光油产品资料

  一、 物品与厂商资料

 

  1.1 物品名称:光油

 

  1.2 物品编号

 

  1.3 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浙江乐太新材料有限公司

 

  1.4 地址:浙江省衢州常山县辉埠新区 邮编324200

 

  1.5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0570-5168678/5168677

 

  二、成分辨识资料

 

  2.1 化学性质:有机硅光油

 

  2.2 成分

 

ITEM

PERSENT(%)百分比

有机硅树脂

50-60

二甲基硅油

5-10

丁酯

10-15

助剂

2-5

 

  三、物理及化学性质:

 

3.1物质状态,液体    

3.3颜色:微黄色   

3.5ph值:/   

3.2形状:——

3.4气味:酯类溶剂气味

3.6沸点/沸点范围:148-151℃

 

 

 

  四.操作说明:

 

  按要求处理金属表面,抛光,前处理除油-抛光-驱尘,建议稀释比例1:2

 

 

 

  油性涂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 物品与厂商资料

 

  1.1 物品名称:有机硅油性涂料

 

  1.2 物品编号

 

  1.3 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浙江乐太新材料有限公司

 

  1.4 地址:浙江省常山县辉埠新区关阳路20号 邮编324200

 

  1.5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0570-5168678 / 5168677

 

  二、成分辨识资料

 

  2.1 化学性质:有机硅涂料

 

  2.2 成分

 


ITEM


CAS   NO


PERSENT(%)

有机硅树脂

 

50-65

颜料

 

5-20

醋酸丁酯

 

10-15

PMA

 

5-10

助剂

 

2-5

其他

 

5-10

 

  三、危害辨识资料

 

  3.1 最重要危害与效应

 

  健康危害效应:刺激眼睛及皮肤

 

  环境影响:尚无适用的资料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其液体和蒸汽易燃,蒸汽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可能造成回火。

 

  特殊危害:可与强氧化剂产生反应。水、湿气或潮湿空气可引起危害性气雾的形成。

 

  3.2主要症状:刺激感、头痛、疲倦、恶心。

 

  3.3 物品危害分类:3(易燃液体

 

  四、急救措施

 

  4.1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入:移至新鲜空气处,若症状持续应就医处理。

 

  皮肤接触:抹去并用肥皂和水或无水清洁剂清洗,若感到刺激或不良反应产生持续时,送医处理。

 

  眼睛接触:立刻用水冲洗15分钟,并就医处理。

 

  食入:立即就医处理。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诱吐,勿使失去知觉的患者口服任何东西

 

  4.2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对眼睛或皮肤产生刺激。

 

  4.3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戴防护手套,以免接触污染物。

 

  4.4 对医生之提示:依症状处理。

 

  五、灭火措施

 

  5.1 适用灭火剂:

 

  大火时:使用干化学物质、泡沫或水雾。

 

  小火时:适用二氧化碳、干化学物质或水雾。

 

  可使用水冷却暴露于火灾的容器。

 

  5.2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

 

  本物质产生之气雾重于空气,会易移动至引燃物质并导致逆燃。静电将会积累并可能引燃气雾;应藉由并联,接地或通以惰性气体来防止可能的火灾危害。

 

  5.3 特殊灭火程序:

 

  根据当地紧急计划,决定是否需要撤离或隔离该区域。浇水冷却灾区内的容器。

 

  5.4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装备:

 

  扑灭化学物质引发的大火时,应配戴自给式呼吸器和防护衣物。

 

  六、泄漏处理方法

 

  6.1个人应注意事项: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4、避免皮肤及眼睛接触,避免吸入雾气、保持容器密封,请勿摄入。

 

  6.2环境注意事项:

 

  1、对泄漏区通风换气。

 

  2、移开所有引燃源。

 

  3、使用砂、土或其他合适的障碍物来防止扩散或进入下水道、排水沟或河流。

 

  6.3清理方法:

 

  1、不要碰触外泄物。

 

  2、在安全许可的情形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

 

  3、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的泥土、沙或类似稳定且不可燃的物质围堵外泄物。

 

  4、少量溢漏时,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之吸收剂吸收。已污染的吸收剂和外泄物具有同样的危害性,须置于加盖并标示的适当容器里,用水冲洗溢漏区域。

 

  5、大量溢漏时:连络消防、紧急处理单位及供应商以寻求协助。

 

  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7.1处置:

 

  1、使用充分的通风排气设备。

 

  2、避免皮肤及眼睛接触。

 

  3、避免吸入气雾、湿气、粉尘或烟雾,保持容器密封,请勿摄入。

 

  4、施行良好的工业卫生措施,请于操作后进清洗,尤其是在饮食或抽烟之前。

 

  7.2储存:

 

  1、静电蓄积将点燃气雾,应藉由并联,接地或通以惰性气体来防止可能的燃烧危害。

 

  2、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星与火焰。

 

  八、暴露预防措施

 

  8.1工程控制:

 

  局部排气装置:建议使用相关设施。

 

  通风设备:建议使用相关设施。

 

  8.2个人防护设备:

 

  除非有充分的局部通风排气设备或暴露评估证明其暴露程度在建议的标准范围内,否则应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工业卫生部门可协助判断现有的机械控制设备是否适当。

 

  呼吸防护: 有机蒸气滤罐化学呼吸防护具。

 

  手部防护: 化学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使用安全护目镜。

 

  皮肤及身体防护:进餐前及下班时应进行清洗。受到沾染的衣物和鞋子应尽快除去,并且在下回使用前应彻底清洗,建议使用化学防护手套。

 

  8.3卫生措施:

 

  1,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须告知洗衣人员污染物之危害性。

 

  2,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

 

  3.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

 

  4.维持作业场所清洁。

 

  九、物理及化学性质:

 

  9.1物质状态,液体 9.2形状:——

 

  9.3颜色:微黄色 9.4气味:酯类溶剂气味

 

  9.5ph值:/ 9.6沸点/沸点范围:148-151℃

 

  9.7分解温度:>200℃ 9.8闪火点:48℃(闭杯)

 

  9.9自然温度:>200℃ 9.10爆炸界限:1.5℅-7.0℅

 

  9.11蒸气压:3.8mmHg(at20℃) 9.12蒸气密度(空气=1):4.6

 

  9.13比重(水=1):1.04 9.14溶解度:不容于水

 

  十、安定性及反应性:

 

  10.1安定性:正常状况下安定。

 

  10.2特殊情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可与强氧化剂产生反应。

 

  10.3应避免之状况:静电,火焰,火花,热及引火源。

 

  10.4应避免之物质:强氧化剂,强碱,强酸。

 

  10.5危害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氧化合物。

 

  十一、毒性资料:

 

  11.1急毒性:吸 入: 吸入液滴或蒸气可能造成上呼吸道刺激。

 

  皮肤接融:可能会造成中毒刺激性。

 

  眼睛接融:气雾可能刺激眼睛。直接接触可能引起严重的刺激。

 

  食 入:反呕而吸入液体时,可能严重伤害肺部。

 

  LD50(测试动物,暴露途径):7964㎎/㎏(大鼠,吞食

)

  LD50(测试动物,暴露途径):>5000ppm/6H(大鼠,吸入)

 

  11.2局部效应:可能造成眼睛及皮肤之刺激。

 

  11.3致敏感性:尚无适用的资料。

 

  11.4慢毒性或长期毒性

 

  吸 入:过度吸入暴露可能危害下列器官:血液,肺部,肝脏,肾脏,神经系统,骨髓。

 

  皮肤接触:过度暴露吸收将伤害身体内部系统,重覆或长时间暴露,可能引起严重刺激性。

 

  食 入:重覆或大量摄入,可能伤害身体内部系统或器官。

 

  11.5特殊效应:尚无使用的资料。

 

  十二、生态资料:

 

  12.1环境归宿与分布:勿使其进入水源,废水或土壤中。

 

  12.2环境效应: 生物蓄积:尚无适用的资料。

 

  生物降解:尚无适用的资料。

 

  12.3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效果:尚无适用的资料。

 

  十三、废弃处置方法

 

  13.1废弃处置方法

 

  1.参考相关法规处理

 

  2.依照仓储条件储存待处理的废弃物

 

  3.可采用特定的焚化法处理

 

  十四、运送资料

 

  14.1国际运送规定:

 

  美国交通部,49 CFR分级:39(易燃液体)

 

  海运,IMDG分级:3.3(易燃液体)

 

  航运,IATA分级:3(易燃液体)

 

  包装等级:Ⅲ

 

  14.2联合国编号:1866(树脂溶液)

 

  14.3国内运输规定:需遵守国家,省/市和地方运输法规。

 

  14.4特殊运送方法及注意事项:尚无适用资料

 

  十五、法规资料

 

  15.1适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

 

  3.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

 

  4.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

 

  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6.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7.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1990)

 

  8.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1990)

 

  十六、其他资料

 

  16.1参考文献:-

 

  16.2制表单位:浙江乐太新材料有限公司

 

  16.3制造商或供应商地址: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辉埠新区万友大道关阳路

 

  邮编:324200

 

  电话:0570-5168678/5168676

 

  传真:0570-5168677

 

 

 

 

 

 

  产品操作说明

 


品名

型号

批号

 


出厂日期

 


粘度

 


有机硅涂料

 


LT27-5317

 

 

 

 

 

 

 

 

涂料操作说明

 

  1.本涂料为油溶性悬浮涂料,可采用一般喷枪的方法进行喷涂,最终成膜厚度建议在13-18μm之间。喷涂压力不低于0.45-0.55MPA,并要求空气经水油分离过滤,保证空气的清洁干净;对喷涂容器和设备必须保持清洁,不得与其它体系的涂料混用容器及喷涂设备。

 

  2.本涂料中的固体份在长期放置时会沉降于底部,所以使用前要充分摇匀;

 

  3. 对铝、铝合金制品的表面进行脱脂、打磨后可直接喷涂,铸铝和不锈钢制作要进行喷沙后喷涂(建议粗糙度4-6um)要求工件喷涂前的表面温度应在40-60℃之间。

 

  4.本涂料喷涂后,是要经过表干、固化、烧结、冷却四个过程形成涂层的,时间应掌握在25-30分钟。温度控制采用连续升温的形式,即从炉口温度(50-80℃)直到285±10℃烧结温度(温度最高峰值不能超过300℃),从50-150℃之间最好保持在8-10分钟,280℃以上区间时间必须保持在8-10分钟之间。特别厚的工件可适当增加烧结时间,原则上工件的金属温度要达到280±10℃,冷却采用冷风和冷水均可。

 

  A、本产品容易吸潮,所以喷涂后应立即送入炉内,进炉口温度不低于40-50℃

 

  B、在表干区内,应设置排风,以便溶剂挥发时充分排放

 

  C、如果您的设备是分段结构,可将工件先进行表干,及时进行固化和烧结

 

  5.如涂料成膜后需要进行返工喷涂,需将表面漆膜去除干净后再进行喷涂,建议务必要打磨到物理表面无明显粗糙感和颗粒物后再进行返喷。

  

 

另:希望使用者认真阅读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施工否则出现的任何损失我司将不予承担。如贵司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请立即停止施工并请您联系我司24小时服电话 13819907670 我司将力争在最短时里赶到现场处理异常。